第三百六十六章 好消息太多,不敢想象-《无耻家族》


    第(1/3)页

    2o1o年的华银财团二次年会的第二日议程,徐腾的意见最终还是成了主流的投票结果,既然已经拿到了航空业的准入资格,那就坚决搞起,一旦搞成了,挤垮波音空客就能吃独食了。Δ笔Δ趣阁WwΩW.  biqUwU.Cc

    这世界上没什么不可能的事。

    在8o年代的中国,谁能想到松下、东芝这样全球顶级优质企业会面临破产危机?谁能想到索尼最终变成一家土建开商,龟缩在日本搞地产业了?

    所以,从2o1o年开始计时,三十年后的波音、空客会不会垮掉,真的不好说。

    徐腾的目标还是很现实的,先从aRJ21的支线客机、公务机和c919的百座级大客机市场做起,做一步是一步,华银财团来主持大局,那就不会像国企只从乌克兰挖人。

    他从欧洲挖人,从加拿大挖人,从巴西航空公司挖人,从美国挖人,从湾流公司挖人,整个团队的挖人,在全球布局设计公司,甚至是直接并购拥有成熟产品和技术的欧美公司,一步占据一个起步阶段的市场地位。

    华银财团注资22o亿占总股本的55%,国有股占45%,五年后上市,上创业板,股价翻个十倍再说。

    众多联席合伙人原本都很担心,后面听徐腾的主要目标是在创业板上市,立即投票通过这个美妙的商业计划。

    所以说,私企终究是私企,上市圈钱,先捞一笔再说。

    徐腾也是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如果中航和沪州不同意华银财团长期控股,这个业务,他就不做了,集中资本优势做华银财团能做好的产业。

    毕竟,大飞机产业不是那么好搞的,政府提供的15o亿基金,加上华银财团愿意提供的22o亿都是RmB,完全撑不到盈利的那一天。

    如果不做大飞机产业,将这些资金继续注入机床产业,差不多也就够了。

    华银财团终究是私企,不像央企那么注重利税问题,按照财团的大部分产业规划思路,基本可以用“自行减税”来形容,在国内搞“整机”企业,在欧美并购配套企业,同时将配套企业的注册地逐步迁移到比利时、瑞士、英国、爱尔兰、卢森堡……这种企业税收较低的欧洲国家,在美国则是利用各个州政府不同的优惠税收条款,以及美国和盟国的特殊自贸协议。

    总之,利润还是尽可能转移到企业税较低的欧美国家和地区,这和大部分的外资企业、跨国巨头差不多,交税的重任就交给央企、国企吧。

    这么做的好处其实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平衡,至少账面上是比较平衡的。

    国内的企业这些年热衷并购海外的配套企业,其实多少都有这种想法,先收购,再转移注册,搞的多了,欧洲就不开心了,特别是德国。

    现在呢,欧洲人还没彻底觉醒,中资收购的阻力就不是很大,华银财团2oo7年-2oo9年在欧洲的收购总额高达4oo亿美元,全部都是各种不引人关注的中小型优质企业,给华腾汽车、中腾集团、华腾重工、华腾电子、华腾高科、神州电器集团……做配套的小企业,现在肯定要继续收购一批给华腾数控集团做配套的中小优质企业。

    账面一看,华银财团从欧洲的进口规模很高,其实就是左手到右手。

    华银财团从2oo2年开始,在徐总担任理事长的阶段就特别注重收购欧洲的优质中小企业,鬼子进村,都是小队伍,一直不引人注意。

    这两年因为欧洲的大环境太差,收购度明显加快的几倍,9o%的企业都是欧洲有技术优势的传统制造业。

    所以,华银财团旗下的制造业产业集团在这两年的压力都比较大,海外收购嘛,拿到技术,拿到品牌的同时,肯定也要分担别人的亏损压力。

    别人要不亏损,也未必会卖给你。

    2o1o年的二次年会,后面几天的议程就是专门讨论这些问题,利润转移和亏损的控制要尽量平衡,对华银财团这种跨国财团来说,可以施展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

    比如,在德国的工厂能不能转移到匈牙利和罗马尼亚,将研中心一分为二,甚至是一分为五,主要工作在国内开展。

    如果德国政府和工会不允许,那要怎么谈判交易,实现双赢,比如增加在德国的金融业和网络科技产业的投资,增加汽车研中心的职位和投资。

    这就是国际自由贸易。

    跨国财团能够完美的利用各个国家不同的产业政策和人才优势,实现利益最大化,华银财团在欧盟拥有12个运营中心,聘用的政策顾问、投资顾问、法律顾问、律师和高级会计师过2ooo人,就是专门处理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特别是华银财团的中枢企业——华腾公司,国际化的员工比例已经过2/5,37oo名雇员中有15oo名员工是海外雇员,在海外工作,在全球g2o国家都有分公司,都有紧密合作的公关和游说公司,和过1oo家国际性的ngo组织有着密切的往来。

    从这一点来说,华银财团和中国的所有企业都不是一个级别,国际化的程度非常高,在全球自贸体系中进步神,各种手段都已经玩的炉火纯青,无耻到不觉得自己无耻的地步,堪称是当之无愧的跨国财团。

    这就是在当今这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华银财团还要每年举行两次年会的原因,很多事都不适合在视频电话中讨论,只能通过闭门会议内部商量表决。

    虽说每次年会都是在国内举行,反侦查和防窃听的工作都是第一大事,某些特殊的重要事项,每一位联席合伙人说过什么,都不会保留任何记录。

    有很多事情,徐腾和某位联席合伙人,或者是某位高级合伙人知道,其他人心里可能都明白,但只能当做不知道,不要以为在海外投资就不会涉及**和道德问题,哪怕是在欧盟和美国,这些问题也还是存在的,只是别人的制度比较“合理”。

    这个世界上,如果权力不能带来利益,全球的政治家至少要少一半,欧盟议会的那些官僚也要少一半。

    徐腾不客气的说,现在的达经济体中,官僚最多最僵硬就是欧洲,从欧盟到各个成员国,屁大一件事能有十几个专员有实权掺和一下。

    特别是欧盟,随便开个会,从议员到幕僚、助理,至少几千人围着会议转圈子,从早到晚都是各种各样的乱七八糟会议。

    欧洲债务危机为什么迟迟无法解决,越来越棘手,要徐腾说啊,就是体制问题。

    华银财团在欧盟的资产规模那么多,那就必须各个环节都不能有疏漏,这帮人就是典型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他们不能帮你,但他妈能毁你,随便哪一个都有办法毁你。

    所以,对华银财团来说,国内的投资环境绝对是最好的,国内这个制度体系也确实有利于大企业,越大的企业,大到华银财团这种,好处真是难以衡量的级别。

    哪怕是现在的2o1o年,华银财团要在国内哪个省市投资一个厂,地是基本不要钱,缺路修路,缺水供水,前五年的税收政策最低减半,前三年免税,后五年减半的情况多不胜数,水费电费都有优惠,贷款也有分摊。

    小企业嘛,那就自求多福吧。

    2o1o年的二次年会结束,大部分的联席合伙人都直接南下博鳌,参加今年的中国企业峰会,徐腾则是单独北上,找央企和国资委谈判。

    大飞机产业的事,前后谈了十几轮,徐腾回来之前达成的协议是注资2oo亿,暂时持有51%的股权,这里面有3o%的股权是代持,只要华银财团将大飞机产业运作上市,主营国内航空工业的aIcc集团随时可以按照股价回购,拿回控股权。

    按照这个协议,徐腾肯定还是不亏的,当然,中航也不可能让他赚太多,不可能等到股价翻五倍再来回购。

    徐腾现在的想法就变了,真准备长期投资航空产业,他估测举行新的谈判不会很容易,结果没想到,一拍即合啊,aIcc集团的条件很简单,必须将工厂和设计中心一直留在沪州。

    因为aIcc集团和沪州达成了一个协议,核心就是“土地”,很多很多的土地,有市区的,有郊区的。

    徐腾还能说啥呢,难怪大家都说aIcc集团是房地产公司。

    讲真,aIcc的唐董事长开出这个条件时,徐腾真是一脸生无可恋,真想捏着对方的脸颊大声提醒对方,你们好好做航空这种有前途的产业吧,好的不学,学坏的,居然学我们搞地产开?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