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美国真的急了-《无耻家族》
第(2/3)页
徐腾没劝,这种事,该离就离。
虽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不物质的人,但还是有限度,要有克制。
徐腾讲真话,小鹏就不是一个能做生意的人,在中控集团下属的海纳安全监控公司担任一个高管职务,已经很给力了,工作上除了经常要出差到各省市的公安系统维持关系,其他基本没有什么特别劳累的,家里家外都有时间照顾周全。
毕竟在这个行业,和公关系统维持关系是头等大事,海纳公司内部的其他高管心里都是明白的,齐小鹏的资历到了,自然就能升到高级合伙人的席位,没有人会说闲话。
齐小鹏现在是一年7o万的年薪,加上年底分红和高层干部的出差补助,一年12o万左右是很稳定的,而且是持有创始股的中级合伙人,继续混个五六年,升到高级合伙人的持股和分红都会提到一个新层次。
这不是挺好的?
徐腾和齐小鹏私下聊过,夏莉也和他商量过,确信他对目前的状态很满意,既没有特别被关照,不用被其他同事说闲话,混的也是有吃有喝,很潇洒,根本没啥特别要操心的苦逼事。
比如说赵普,混的比齐小鹏好,可赵普当年不仅是天天公司的创始员工,后来在深州二次创业搞游戏公司,那是苦逼过很久的,自己熬出来的本事,跌跌爬爬折腾出来的经验。
人的**是无止境的。
谁都想过那种豪门的生活,但是,一个合格的妻子,先应该搞清楚丈夫的能力和兴趣,明明过的不错,既无远虑,也无近忧,还要逼着丈夫利用朋友赚钱,而且是做一些完全没兴趣的事,只是为了满足自己永远无法填满的**,这是有病!
徐腾的观点很简单,齐小鹏如果选择离婚,对孩子是一种伤害,就看齐小鹏以后怎么保护孩子,如果不离婚,不仅对齐小鹏自身是长期性的折磨,对孩子也是一种伤害,而且是不可控的。
不过,能在斐济意外的遇到齐小鹏,徐腾和夏莉都是挺高兴的,他们三人自打高中毕业以后就没怎么在一起玩过,既然到了斐济,那就不能辜负着世界第二大的珊瑚礁群。
一家人加上齐小鹏,在斐济玩了半个多月。
徐腾的这个小假期结束,下面要去美国,要处理的事情很麻烦,齐小鹏暂时不想回国,更不想回家,有点任性非要去澳洲再转一圈,看看袋鼠,后面再去非洲打猎。
夏莉就先带着三个孩子回国,将他们都扔到幼稚园,大中小三个班,一个班一个。
在徐腾抵达美国之前,行程还在安排之中,美国总统科技委员会就表了一份长达数百页的调查报告,确认中国芯片产业的展已经对美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建议白宫对中国芯片业实施最严格的监控和审查。
此前,共和党控制的参议员经济调查委员会已经抢先布了类似的报告,只不过,措辞腔调更加荒腔走板,要求美国严厉制裁中国,以报复中国在芯片产业的盗窃知识产权行径——这个真是说说而已,反正无法通过,骂得狠一点显示自己比民主党更爱国嘛。
不管怎么说,美国也是真的被逼急了。
历史完全被改写。
华银财团从1997年介入中国芯片产业,迄今14年时间,累计对芯片产业投入47o亿美元,用于并购和产品研……这还是已知的部分,公开的部分,未公开的部分也不少。
中央在2oo4年提供的3oo亿产业扶持基金,和华银财团这个投入规模相比,那都有点小巫见大巫了。
在2o11年,中国的芯片产业总市场需求是22oo亿美元,其中37%实现了本土采购,相比2o1o年18%的本土采购份额,简直是翻涨了一倍,2o11年的中美贸易逆差也随之再创新纪录。
这一下真是将美国吓坏了。
按照这个趋势展下去,到2o15年左右,中国芯片对海外的进口需求就可能从63%降低到3o%,日韩台遭受重创之余,美国的芯片产业更是惨遭腰斩。
徐腾是中国高科技产业领域和芯片产业的主要投资人,美国白宫在他即将赴美考察之前,突然出台这份《中国芯片产业调查报告》,不是不给徐腾面子,而是很给面子。
这个报告早在几个月前就能公布了,甚至能抢在共和党在参议院的那份报告之前,刻意拖延到1o月份,其实是有几位美国政界的大人物,在幕后等着华银财团澳门横琴14nm半导体圆晶厂的各种进口设备整合调试工作结束。
这个事。
徐腾和这几位大人物是有默契的,他打了一个擦边球,将这个表面宣称是22nm工艺级别,实际还有另一条14nm工艺级的圆晶厂放在澳门横琴科技园,虽说从本质上,这还是美国对华高科技封锁的范围,但至少不那么明目张胆,额企鹅。
从白宫到国务院、dIa、sna,掌握政府情报机构的民主党可以当作没看见……人毕竟不是机器,工作当中有点疏忽是再所难免的嘛。
可惜啊,这种事仅此一次,不会有第二次。
徐腾的第二个全球最先进的圆晶厂就只能放在英国,这就是徐腾年初要再赴英国的原因,澳门这边就这样了,在国内的14nm合资设备出来之前,他只能利用英国的生产和研基地继续拼一段时间。
芯片业,这是目前全球最复杂的高科技产业,没有之一,可以同金融、军工、石油、汽车、航空、制药并列美国的七大支柱,甚至可以和金融并列为美国经济的双腿之一。
光是一部智能手机,所必须的芯片就有17种,在工业自动化控制、汽车、航空、照明、电源……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芯片都是无所不在的高科技灵魂。
以芯片为灵魂的半导体应用领域,早已覆盖了整个现代工业体系,拥有3ooo多个种类的基础应用领域,在这些领域又不断细分,形成工业3.o时代的高端体系。
sVB硅银公司在2oo7年以4o亿美元注资入股的安森美半导体,这只是美国一家中等规模的半导体企业,前身来自于摩托罗拉公司分离出去的一个半导体部门,就拥有汽车应用高压asInet收器、射频收器、步进电机驱动器、数字电位计、eepRom、sRam、asIc、mosFeT、IgBT……7o多种产品线,涉及5o多个种类的半导体应用领域。
有人说美国工业完全垮掉了,这是不对的,因为全球芯片工业及半导体应用领域最达的国家,从始自终都是美国,在这个领域一直维持着无可撼动的全球霸主地位。
日韩能够挑战的领域非常有限,台积电、台联电,以及新加坡的那几家半导体代工企业,都只是给美国打工,其中的台积电既拥有强的技术实力,又实际性的处于下游产业链,绝大多数的利润还是被美国半导体产业吞噬。
在上世纪9o年代,日本半导体工业还能和美国竞争,但在美国的强势压迫下,到了2oo2年以后就已经溃不成军,哪怕是在汽车传感、自动化控制等领域的半导体工业,都已经沦丧殆尽,全部被美国拿下,而美国则在半导体材料领域,被日本夺取半壁江山。
全球半导体产业激烈竞争的三十年,今日形成的格局就是日本雄踞半导体和化工材料领域,欧洲出精密加工设备,美国出设计和应用配套,韩国、台湾和新加坡负责代工的完整格局。
中国在很长时期就负责进口成品配件,组装,再出口。
中国也比较命苦,半导体产业的各个领域都被封锁,只能憋出自己的一套体系,从化工材料、设备、设计、生产、应用配套……全部搞了一条龙的上世纪9o年代水平。
这么大的体系,您说要投资多少钱才能都搞起来?
2ooo亿美元?
您开玩笑呢。
半导体的化工材料这个领域,别说是中日差距甚远,即便是欧洲和日本的平均差距也至少在1o年左右,整个欧洲只有少部分领域是和日本并驾齐驱,或者是过日本……这个部分主要都和军工有关,国防经费保护下来的幸存者。
这一点是真不得不服日本人,虽然被美国打败了设计和应用配套体系,半导体材料这个领域还是牢牢死守住了。
国内这十几年在中央产业政策和各种专项计划的扶持下,华银财团通过和国内的大学、研究所、央企合作,通过在欧洲并购中小化工材料企业,慢慢凑出一套阵容,不敢和日本竞争高端,和韩国、台湾竞争中低端市场还是没问题的,便宜点,凑活用,您也别要求太高,能国产就不错了……部分和军工有关的领域,其实也够用,这同样是被逼的没办法,保命呢,拼死也要搞出来。
材料这个东西,咱们好歹还是能进口的。
设备体系就是真的没办法,完全被封锁,只能进口十年以上代差的设备,在国内的三大所没有将光刻和薄膜设备攻关以前,对不起,你得进口二十年以上代差的设备,还得是二手的,还不能用于军工领域。
所以有很长一段时间是真被逼的没办法,只能靠走私芯片过日子……这几年就不用了,国产基本够用,从这个角度来说,华银财团还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在设计和应用配套的领域,中美的竞争才刚开始。
国内除了华银财团,还有很多中小企业在做这些东西,特别是各种资本扶持的海归创业基金,仅是银河资本旗下专注半导体领域的银杉基金,过去十年就投了一百多家,目前来看,至少成了一半。
第(2/3)页